夢圓飛天反思|每日快播
- 1夢圓飛天反思
- 26夢圓飛天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 3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課文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部分送行發射問候夢圓,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討論使得課堂氣氛活躍,神的首飛成功是一個奇跡更是一個成功的先例,二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熱情。
【資料圖】
夢圓飛天反思2017-09-19 19:05:04 | #1樓回目錄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了《夢圓飛天》,自我感覺有亮點,也有不足。
《夢圓飛天》是一篇通訊稿,報道的是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成功飛向太空的壯烈景象。表現了中國人們實現飛天夢想時無比喜悅與自豪的心情,歌頌了我國航天事業再創新輝煌,以此激發孩子們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課文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部分:送行、發射、問候、夢圓。前三部分為場面描寫。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了人物的心情,指導學生以讀促悟。
根據本文主要教學目標是中國人們實現飛天夢想時無比喜悅與自豪的心情,我確定教學以讀為主;讓學生充分地讀,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課文中有好幾個場面都讓人印象深刻,有發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場面,有發射成功后激動人心的場面等等。要想讓學生能對課文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想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語句反復朗讀。比如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發射前緊張氣氛那一部分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比如什么時候也曾有過“心弦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本課教學后,感到教學設計中,老師的提問、朗讀指導都對學生的牽制太多了,學生始終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少了主動發展的空間。
6夢圓飛天第二課時教學反思2017-09-19 19:06:22 | #2樓回目錄
6.《夢圓飛天》第二課時教后反思
本課讓生回顧神五和神六發射過程,感受祖國科學飛速發展的喜人成果。讓生在討論夢圓飛天中,體會自豪感。并學會本課表達方法。
課文中有好幾個場面都讓人印象深刻,有發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場面,有發射成功后激動人心的場面等等。要想讓學生能對課文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想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語句反復朗讀,文中按飛天的先后順序重點描寫了四個場面,教學時,我讓學生找出最令他們感動的場面說一說原因,主要以“送行——發射——問候”幾方面來講,你感受到怎樣的氣氛,體會到怎樣的心情這一大問題,一起和學生品味了,學生想說的很多,體會得也比較好,能扣住文章的關鍵詞體會到人們激動、期待、興奮等心情,也能從楊利偉的話語中,感受到他必勝的信心、堅定的意志、不怕犧牲的精神……此外,讓學生課前去了解一些有關飛船的信息,增加這方面的知識,對于學好這篇課文也是有幫助的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2017-09-19 19:07:11 | #3樓回目錄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夢圓飛天》這篇富有時代氣息的課文報道了我國的“神州”5號飛船發射成功的經過,抒發了中國人民夢想成真的壯志豪情。這篇通訊報道激情澎湃,充滿喜悅與自豪。我們教師怎樣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呢?
教學了《夢圓飛天》,因為早讀的晨誦,以及預習檢查的鋪墊,課堂整體環節比較完整順利。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討論,使得課堂氣氛活躍。主要是讓學生品讀的時間相對多了些,充足了些,所以朗讀效果很理想。我覺得這篇課文的教學需要一些課外資料的收集,交流。使用多媒體課件,效果非常好。從神5到神7,中國人飛向太空是一次次質的飛躍。神5的首飛成功是一個奇跡,更是一個成功的先例。在教學中讓學生從了解的最多的神7入手,再去學習課文,對課文的興趣和理解的程度也會更深。課前,我帶學生誦讀了《神七問天》,孩子們因為了解神七,而特別喜歡這首小詩,在誦讀中感受著詩歌的美麗,神七的偉大。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驕傲和自豪。當美美地誦讀后,再學課文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一、用我的激情激發學生熱情。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激情很重要。用你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讓學生情不自禁中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熱情。本課教學重點應該是著重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悟夢圓飛天的喜悅之情和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突破這一難點,學生的愛國情懷更容易點燃。所以我讓學生充分誦讀描寫“神舟”5號發射成功的句子,想象并體會當時扣人心弦、激動人心的發射場面。我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同時,我還特別關注幾名學困生,鼓勵他們進行朗讀展示,細心地指導他們,并不厭其煩地范讀,讓他們比賽讀,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旨在要求課堂告別繁瑣的講讀,為了體會發射前緊張氣氛那一部分時,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什么時候也會心弦繃得緊緊的?繼而引導學生此時為什么每一個人都如此的緊張?(是的,此時的我們除了激動、自豪更有一份期待、祝福)所以當“神舟”5號發射成功時,我們的心情會怎樣呢?這樣順理成章地解讀15小節,學生感受得更加深入了,讀的時候更加動情了!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