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解讀: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基金存款貸款限額額度
當前正處于經濟回穩最吃勁的節點,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接續政策措施,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會議提出,在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項目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額度;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10月底前發行完畢。這既可增加有效投資帶消費,又有利于應對貸款需求不足。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傳導效應,降低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自6月29日國常會首次創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以來,國開行、農發行已分別完成基金的注冊設立,且開始支持項目運作,工行、農行、建行等國有大行也積極提供配套貸款。其中,農發行設立的900億元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已于8月20日完成全部投放,支持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500余個,可拉動項目總投資超萬億元。
隨著3000億元以上額度的追加,預計后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仍將保持快節奏,配套資金支持力度將有所加強。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認為,增量政策的推出對應了土地出讓收入進一步下滑的背景,由于政府性基金預算與基建的高度相關性,6月兩次國常會提出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大致可以彌補預計約1.5萬億元的資金缺口。下半年土地出讓收入仍在進一步下滑,拐點尚未見到,客觀上需要進一步追加對應的政策工具。
東方金誠預計,本次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進一步調增,最高可帶動1萬億至1.5萬億元新增配套資金支持基建投資提速。
繼7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8月18日的國常會進一步要求“依法盤活地方專項債限額空間”之后,本次國常會正式明確: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10月底前發行完畢。
中泰證券研報認為,今年以來,盡管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在隱性債務不出現明顯放松的情況下,由于地方土地收入大幅下滑,預算收支緊平衡,基建發力仍存在明顯制約。專項債是擴大有效投資的“抓手”,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基建投資面臨較大的放緩壓力,如果要維持較高增速以托底經濟,增量政策有必要加碼。截至7月底,今年新增3.45萬億元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限額已經使用完畢,按照國務院8月底前資金全部使用的要求,9月之后專項債面臨無債可用的窘境,因此增發專項債在此前多次政策吹風后,市場已有較充分預期。
據東吳證券研報預測,若專項債作為項目資本金的比例為25%,那么5000億元的專項債結存限額將能撬動1.3萬億元基金投資。
8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在降息和銀行負債端降成本的共同驅動下實現雙降。本次國常會再度提出“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傳導效應,降低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或意味著接下來LPR的繼續下調。
明明債券研究團隊指出,當前信貸修復仍存挑戰,8月票據利率低位運行,暗示當前的融資需求依然較為疲弱,8月的LPR調降幅度不足以扭轉當前的信貸頹勢,未來政策與銀行的行動仍需加碼。從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LPR利差來看,長端仍然存在下調的空間。
長端LPR的壓降如何實現?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更有可能由銀行主動壓縮加點,驅動加點壓縮的核心則是存款成本下行,負債端釋放空間。其一,對比上市銀行存款成本率,上半年平均存款利率基本跟隨1年期LPR和10年期國債利率一同下行,同樣的邏輯下,8月1年期LPR再度調降,國債利率低位運行,將進一步拉動存款利率降低。其二,從普通定存、大額存單以及結構性存款利率來看,存款利率會受到5年期LPR下調影響,參考5月份的經驗,后續存款利率仍有可能降低。其三,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對利率的調控力明顯增強,已經不再僅僅通過MLF加點的方式來引導LPR,通過負債成本釋放壓降空間很可能是未來人民銀行調控LPR的重要途徑之一。
東方金誠也持同樣觀點,接下來,在存款利率下行推動下,即使MLF不動,LPR也將繼續下調,其中5年期以上LPR會延續更大幅度下調勢頭,助力樓市盡快企穩回暖。結合本次國常會“允許地方‘一城一策’運用信貸等政策,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預計年內房貸利率還有60個基點左右的下調空間,這將顯著減輕購房者的還貸壓力(估計會降低還貸總額的8%左右)。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