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風險提示:謹記個人貸款“五要”“五不要”北京提前還款還款日逾期額度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個人貸款方面要謹記“五要”“五不要”。
一要樹立正確借貸觀念。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的借貸觀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養成理性消費習慣,弘揚勤儉節約美德,科學安排生活支出,做好開源節流、量入為出。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要明確自身貸款需求,根據需求確定是否需要貸款以及需要何種貸款。
二要選擇正規貸款途徑。若確有貸款需求,消費者應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和正規渠道申請貸款,可通過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電話、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手機APP申請等多種渠道進行咨詢辦理。消費者應認真做好事前咨詢,全面、如實向金融機構提供材料,客觀評估自身資信狀況,根據自己的還款能力及未來收入預期確定想申請的貸款額度及還款方式,每月還款金額以不超過收入的50%為宜。
三要了解借款合同約定。消費者應仔細閱讀借款合同條款,明晰自身權責義務,重點關注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貸款用途、還款時間、還款方式、提前還款約定、逾期還款影響等要素,尤其是合同中重點提示的部分,謹防隱形成本,確保在簽署合同前充分知悉并理解有關權利義務,避免產生糾紛。嚴格遵守借款合同中關于貸款用途的約定,如實告知貸款真實用途,并配合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對于有意向購買貸款保證保險的消費者,一定要充分了解貸款保證保險產品的功能和特點,認真閱讀貸款合同和保險合同條款,關注相關費用并了解逾期后保險公司代償貸款、追償欠款、上報征信等情況。
四要按時歸還合同借款。借款人應遵守借款合同約定,珍惜自己的“信用名片”,按時履約還款付息,在還款日前將還款資金足額存入還款賬戶,避免因還款日未能及時足額還款產生逾期信息,而被金融機構按規定上報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從而影響借款人的個人征信記錄,對其未來的貸款、出行和就業等產生不良影響。
五要理性維護合法權益。消費者如因辦理個人貸款業務產生糾紛,或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應注意保留相應證據,可以及時向金融機構投訴,或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必要時還可以根據借款合同約定,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如果發現存在捆綁銷售、收取不合理高額服務費、違規催收貸款等違規行為的,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書面舉報。
北京銀保監局同時提示消費者謹記“五不要”:不要不計后果盲目借貸,不要聽信不法中介虛假宣傳,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不要隨意給陌生人轉賬匯款,不要輕信洗白個人征信。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